近日,为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对32个省级地区进行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
2025年3月30日至4月4日,记者跟随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三组(以下简称考核巡查组)赴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和芜湖市开展检查和明查暗访。考核巡查组坚决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将明查暗访和专家指导服务有机结合,根据有关问题隐患线索,在70家涉及危险化学品、燃气、道路交通、矿山、工贸、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共发现各类隐患问题160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3项。
企业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
此次考核巡查主要以明查暗访、专家指导服务、群众举报和线索核实查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问题隐患曝光等方式进行。3月21日,考核巡查组接到群众举报,安徽贯华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问题。考核巡查组立即派出专家到该化工厂核实问题。
“这个大桶是做什么用的?”
“稀释甲醛溶液用的,我们就是现场稀释好直接装车,要是浓度过高,就直接兑水。”
在安徽贯华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检查期间,发生了令考核巡查组专家十分震惊的一幕,企业工作人员在甲醛装车鹤管旁设置自来水龙头和铁桶,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甲醛原料兑水作业。
“这是十分危险的,你们知道吗?必须立刻整改!”考核巡查组专家厉声指出。
专家告诉记者,甲醛又名蚁醛,属于有毒、易燃的化学物质,兑水作业起到稀释甲醛的目的,用来制作37%~40%浓度的工业用途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溶液),但是兑水作业必须监控温度变化,一旦反应放热,极易导致温度过高,发生爆炸。“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装备,要穿戴防化服,佩戴耐腐蚀手套和防毒面具。”专家对企业工作人员说。
在甲醇罐区,专家发现,防火堤东北角设置的路灯及灯杆上明线安装的监控探头均为非防爆电器。“《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对防爆区域的分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防爆区域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甲醇液体挥发性强,属于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气体,必须要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专家强调。
考核巡查组来到合肥森林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医药中间体企业(生产二级负荷,消防一级负荷)。在检查台账时,专家指出,该企业未建立双重供电电源。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考核巡查组专家一行在为合肥中聚和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二级负荷,消防一级负荷,涉及重大危险源)“把脉问诊”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考虑到提高化工装置重要负荷、控制系统和消防系统的安全性,企业应设置双重电源,防止在停电的状态下发生爆炸或泄漏。”专家介绍。
此外,考核巡查中,还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甲醇卸车系统未安装检测报警装置、硝化车间配电箱未用防爆柔性挠管连接、静电消除装置缺失等问题。
运输车辆安全监管存盲区
近年来,国家在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制定了多项重要举措,重点聚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危险货物、长途与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加强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等关键环节。这也是此次考核巡查交通运输领域的重点检查内容。
检查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动态监控管理不规范、危险化学品车辆违法加油等问题。
在宿州市腾瑞旅游有限公司,专家现场要求企业监控工作人员打开动态监控视频,随机抽取正在运行的危险化学品车辆监控进行检查。
“你是专门负责监控动态视频吗?”在企业提供的2024年11月的车辆动态监控日志记录值班表中,专家发现先后有张某、赵某、王某、丁某等未经过专职任命和相关培训考核的6人共同参与动态监控视频监管工作。“这是不符合规定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监控人员。专职监控人员配置原则上按照监控平台每接入100辆车设1人的标准配备,最低不少于2人。”专家当即指出问题并解释。
该企业提供的2024年11月的车辆动态监控日志记录值班表显示,张某、赵某、王某、丁某等6人共同参与动态视频监管工作
在本次考核巡查中,一些运输企业存在运输车辆驾驶员吸烟、接打电话、吃东西、疲劳驾驶,以及企业监控人员直接给驾驶员打电话纠正违规行为等问题。“动态监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主要包括对监控装置是否正常使用、驾驶员存在超速、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然而一些企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失去对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有效监控,无法及时监控和消除行车安全风险。”专家表示。
此外,考核巡查组还发现,一些企业针对存在的车辆视频监控存在延迟中断,摄像监控角度不规范,监控发现超速、疲劳驾驶等共性问题,缺少总结分析和针对性处置、培训教育等安全提升措施。
针对以上隐患问题,考核巡查组专家现场提出整改建议,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动态监控作用,针对性加强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增强驾驶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行车意识,同时强化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系统性提升车辆运输安全。
燃气安全管理浮于表面
燃气安全是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国燃气使用规模不断扩大,燃气隐患点多面广,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近期燃气事故集中暴露出一系列突出问题,燃气安全管理浮于表面,燃气安全保障不力,因接口松动、管道腐蚀等原因导致的泄漏事故多发。3月31日,考核巡查组来到合肥市肥东县杨塘液化气站,该气站成立于2010年,罐区内设置有2只40m³液化石油气罐和1只50m³残液罐。考核巡查组来到加气站站区,此时气站外墙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电线随意拉拽穿过存放钢瓶的区域,专家注意到,该气站未按照国家新标准《燃气工程项目规范》中要求的加装全站紧急停车切断系统(ESD系统)。
考核巡查组专家发现,某土菜馆后厨一处软管长度超过2m
在合肥市三河古镇旁的美食街,考核巡查组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来到一家包子店,发现后厨燃具与燃气管道的连接软管过长。同样,在某土菜馆,后厨也存在着一处软管长度超过2m,并且穿越墙体的情况。“这都是不符合《燃气工程项目规范》规定的,燃具连接软管不应穿越墙体、门窗、顶棚和地面,长度不能大于2m,且不应有接头。一旦在使用中出现牵拉、拖拽、挤压等情况,导致软管连接部位掉落或松动,极易引发燃气泄漏。”专家严肃地告知店主。此外,专家还提醒,禁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可调节调压器,防止随意调压引发软管破裂,发生燃气泄漏。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芜湖市五显液化气储备站检查时,专家发现,该气站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安全培训试卷个别题目直接显示答案,存在相同试卷相同答案得分有差异等问题。
目前,考核巡查组已将问题隐患清单反馈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业。安徽省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考核巡查组反馈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制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完成时限,确保反馈问题按时限、按标准、按要求全面完成。此外,要以此次考核巡查为契机,举一反三,全面审视和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文、图:中国安全生产杂志记者 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