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 KNOWLEDGE

火灾事故

KNOWLEDGE

某矿“5.16”火灾事故

      2013年5月16日,神华集团某矿21160综放工作面发生一起采空区自然发火事故,导致该工作面停产封闭,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工作面概况:

      21160工作面开采每层为16#煤层,煤层厚度8.5米,为Ⅱ类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周期为58天,该工作面走向长1370米,倾斜长280 米,每层倾角5-30度,工作面顶板为炭质页岩,底板为砂质页岩,采用走向长壁式全部垮落法综采放顶煤开采。2010年1月开始回采,该工作面采取以注气 氮为主,定期喷洒阻化剂,束管监测,人工采样,预测预报为辅的防灭火措施。工作面回采900米后遇到落差为20米的斜交断层,导致工作面倾角增大,为 减小开采倾角,2012年10月在回风顺槽原巷道距工作面110米处下部施工一条穿层巷道,导致该工作面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断续回采43米,2013年5 月16日 10:35分,瓦检员郑某在21160巡检时,发现回风顺槽出现烟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员立即通知相关矿领导及科室部门,经通风队跟班领导思 某现场检查确认,是距工作面66米与上部穿层巷道交叉口处向外发现烟气。11:30分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1%,CO浓度为12ppm,上隅角出现烟气,11:36 分根据现场确认情况,矿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作业地点撤人,随后公司及矿相关人员在矿山救护队员的协助下到现场勘查,175#架处CO浓度为 10ppm,175#架距上隅角20米处一段CO浓度为50ppm左右,回风巷距工作面20-40米处一段CO浓度为120ppm左右,回风顺槽距工作面66米以外CO浓度为 440ppm左右,最大值为480ppm,且有烟雾,初步判断临近上隅角的采空区区域有着火点,着火点具体位置不明。 

      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以下处置: 

      1.工作面风量由660m ³ /min调整为220m ³ /min,降低采空区负压。 

      2.21160采空区注气氮由每天两班改为三班。 

      3.安排人员排查21160采空区对应地面地标裂缝,发现多处新裂缝,并于5月18日充填完成。 

      4.从上隅角附近向采空区着火区域注水,同时在21160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做密闭施工准备工作,由于实施注水灭火未达到预期效果,16日17: 00在21160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开始施工防火密闭,17日12:00工作面密闭完成,随即从21160回风密闭处进行注液氮工作,截止20日累计注液氮25 吨,根据21160束管监测和采样分析数据显示,21160工作面内各项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浓度已降到警戒值以下,且浓度已趋于稳定。 

      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工作面过断层推进速度慢,采空区供氧充分导致浮煤自燃。 

      防范措施:回采自燃采煤工作面时必须采取以注浆、注氮为主,喷洒阻化剂等为辅的防灭火措施。 

      间接原因1:16#煤层为Ⅱ类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58天,该工作面6个月仅推进43米,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 

      防范措施:矿采掘接续及生产进度安排应结合煤层自然发火特点,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间接原因2:采空区上覆地表新出现裂缝未及时检查、充填。 

      防范措施:安排专职人员定期检查地表裂缝,发现裂缝,及时安排人员填充。 

      间接原因3:采空区束管监测系统未正常使用,没能及时发现采空区发火征兆。 

      防范措施:合理布设束管监测系统,按规定使用束管监测系统对监测区域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间接原因4:防灭火管理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工作面推进缓慢存在的自然发火重大风险辨识、评估不到位。 

      范措施: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系统性危险源辨识,做好风险预控工作。